停摆几年后,我国为何重拾风电?2022将成行业拐点,复盘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还有那些
比尔盖茨说:“关于气候变化,你只需要知道两个数字:第一个是510亿,第二个是0”。这里的“510亿”,指的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致吨数;而“0”,指的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


为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060”。


因此,在“双碳”背景下,电力的快速和深度脱煤是使全球变暖升温度数控制在1.5℃之内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电力的脱煤,就需要发展风电、光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逐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摆脱对火电的依赖。


我们说了这么多风电的优点,今天咱们换一个视角,来看看为何其他国家没有在新能源之路上选择风电。为何我国走风电之路是能源革命的必然之路?


一、为何别的国家看不上风电?


每次我们写风电,都有人留言说风电是垃圾电。


其实,这句话也没什么错。毕竟在西方世界里,不仅是风电,连光伏也被归到垃圾电,原因是发电不稳定,要看老天爷的心情。电网,需要的是稳定的电,光伏总有阴天的时候,风电总有风大风小的时候。一般半夜风大,中午风小,因此对于电网不发达或者能源结构不稳定的国家,大规模搞风电性价比不高。





基建在哪个国家都是大资金重资产投入,妥妥的制造业。欧洲和美国现在并非制造业大国,他们对于电力的整体需求并不强烈,因此并不具有整个风电完整产业链。再加之这些年气候的变化,很多欧洲早期建的风场风速下降,导致风电成为弃儿。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庙堂层面的大投入,你指望资本家大范围地搞基建,调动不了资金支撑。你看看从电网、通信运营、轨道交通,这些要害部门这些年西方世界哪样干出规模来?山姆大叔的加州高铁都烂尾N年了。


二、为何停摆几年后,我国重拾风电?


但我国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不仅幅员辽阔,而且还有主力火电能随时弥补风电的不稳定性。(关于稳定性,后面还有补充,这里埋个包袱。)


我们这一年多写风电的文章也挺多,相对于光伏而言,风电的发电效率更高。我看到一个数据,陆上风电单机容量约3MW,这要放在光伏上,光伏板要铺上好几亩。即使是现在单晶硅制备成本下降,光伏板的寿命延长,发电效率也会受较大影响。


这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效果就更明显。





1.长相差不多,都是个铁风车,但海上风电风机更贵。陆上风电就和一般建筑一样,大多数塔基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海上风电则类似于桥墩,用的是弹性钢构。密封性海上风电更胜一筹。陆上风机叶轮直径146米就算是巨型了,海上风机叶轮直径170米以上很常见,西门子已经做到222米。我找了个数据,海上风机基础投资是陆上的10倍;


2.输电方式不同。陆上风电“传统工艺”架空线路汇集输电,而海上风电则是用海底电缆输送。


除了这两点,海上风电的风场运营,安装都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比如装塔筒的船,就非常稀缺。这都决定了这行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且长期稳定的扶植政策,最后把成本通过规模效应降下来。海上风机转一圈,相当于4个足球场,这种叶片、塔筒的运输安装成本也不低。


三、我国的优势:


1.制度优势导致基建不缺资金;


2.临海资源优势多,而且离用电需求端比较近。这点很重要,因为光伏和陆上风电主要在中西部,而用电大户主要在沿海地区。这点可以降低输电成本。其实我国水电也面临过类似问题,后来才有了大力发展特高压,提高了输电效率;





3.我国风电行业基本全产业链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除少量部件外),自主可控,风机企业可以尽情的打价格战(笑)。


双碳的力度很大,这点大家看风电行研都会读到。我这一年来遇到不少杠精来说光伏、风电并不环保。其实,能源革命的本质是电力结构的优化,更本质的是如何把每度电的成本降下来。光伏铺多了,对当地的植被和生态会有影响,这点毋庸置疑。陆上风电也会对水土流失造成一定影响。咱们总要看和谁比,和烧动力煤比,光伏和风电自然是更环保一些。各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里也有环保这一项,推动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任何一个行业的拐点,都是由量变的积累演化出一个质的飞跃,风电也不例外。


四、风电+储能,绝配!


现在行业内是拼规模的时候,从投资上讲,民营资本更向轻资产的技术输出和风场运营转移,而国有资本继续砸钱出装机量成绩。


这会导致一个问题,行业内大洗牌,一批风电行业的并购会由实力强的头部公司发动。


我写第一段的时候埋了一个包袱,就是解决风电发电稳定性的问题,其实还可以配合储能电站。储能本身可以理解为巨型电池排排站,风电发电不能上网的那部分(弃风率)完全可以先存起来,再上电网。因此,你去盘一下风电产业,你会发现离不开储能,储能离不开锂电池行业,这就串起来了。输电,其实还离不开特高压。此外,我提到的弃风率这个问题,可以风能制氢(但这个整体规模不大)。


我深深的感受到,站在2022年,就是站在了风电行业的拐点。


2022年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都要平价上网,那么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就会降下来,特别是上游风机生产企业。地方的补贴政策对于企业的盈利就显得至关重要。


经常有人问我,这风电还有多大空间?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关注一下目前我国电力结构中,75%来自火电。没错,我们依旧是吃老本发电。同时,那么多电动车要替换燃油车,这些充电桩的电哪来呢?这些电够用吗?我国长期还是制造业大国,发展制造业就离不开电力供给。


因此,风电这棵老树会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增加,以及环保政策的推进成为一个高景气度的赛道。


2022年,能真正赚到钱的行业不多,风电算是一个选项。


五、风电的产业链投资机会有哪些?


随着装机量数据越来越好,我们自然也可以预期未来的增长。这个逻辑应该很好理解,降本导致装机量上升,相关公司业绩越来越好,最终股价会相应抬升。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风电产业链上有哪些投资机会。


风电产业链整体集中度较高,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风机主要原材料有夹层材料、钢铁、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核心零部件包括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轴承等。这些部件生产专业性较强,国内供应商技术也较为成熟,所以风机部件国内供应相对充足。


中游是风机总装厂。相对于上游,中游溢价能力总体较强。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我国风电行业“弃风弃电”现象明显改善,装机规模也不断扩大。


而下游则是风电的运营商,主要是以大型国有发电集团为代表的投资商。


风电的产业链较长,上、中、下游各环节的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从产业链的景气程度来看投资机会的话,飞鲸投研认为应该主要集中在整机、主轴、塔筒以及变流器等环节上。


整机方面,量的增长和毛利润的提升空间是主要逻辑,其中毛利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大功率技术创新;主轴由于工艺设计壁垒以及安全设备验证壁垒较高,在产业链上也有较高的地位;而塔筒控制单位成本的逻辑较强,走的是逐步渗透的逻辑;至于变流器,在风机大型化驱使下,行业对更高标准(大兆瓦、全功率)的变流器需求也会提升。


总结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非化石能源占比仅为15.9%;从发电方式来看,高碳排放的火电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占比仍高达70.7%,为了达到“双碳”目标,发展更环保的清洁能源刻不容缓。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未来核心发电能源之一,结合2021年的招标量来看,2022年风电将会有更高的景气度。最后,虽然风电仍被不少人称作“垃圾电”,也对风电增长速度存疑,风机大型化带来的成本下降对龙头企业带来的利好将远大于补贴退坡对营收的影响。


文章来源: 星空财富,飞鲸投研​

返回列表 >
若您想进一步了解群瑞电力
可拨打服务热线,我们将真诚为您服务
400-088-5986
COPYRIGHT © 2020 河北群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鼎诺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