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催生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电力物联网就是其中之一。电力物联网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用电模式,促进了新型用电模式的形成。
一、什么是电力物联网
2019年,国网提出三型两网的发展战略,电力物联网就是其中之一,它包含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这四层结构,层层递进。那到底什么是电力物联网呢?
物联网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电力物联网,就是电力+物联网,也就是电网的智能化。物联网嘛,就是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将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互通。最好理解的就是手机交电费,用一张网,就将手机和智能电表进行了连接。再比如变电站的巡检,当变电站的信息出现异常时,能通过自动推送来报警,然后能远程诊断和消除故障的话,对人力的解放程度可不是一点点。
如果说上述两个例子只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那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则将带来更大的挑战。根据机构的预测,预计25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占比将超过50%。因为光伏、风能天生受天气影响较大,这将对电网的可靠性(比如频率、电压等参数)要求更高。
所以,电力物联网本质上就是加快电网信息的采集、感知、处理和最终的应用的等各个环节,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潜在价值的挖掘。
二、电力物联网的实现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一是因为5G网络能够分成三大部分,由于具备了在高频段、中频段、低频端都可以部署的能力,同时又具备了超高带宽的分配能力,所以5G相较4G而言必定有更高的、更多维度的提升。
现在物联网众多的网络应用运营商,把5G做成了虚拟的网络切片,就是时常被提及的5G的三大网络切片,它是针对于不同的场景进行切分的,其中一个应用场景是增强移动,就相当于对4G移动网络的升级。5G的传播速度是4G网络时期的十几倍。
二是为物联网量身定做的应用场景,就是海量的通信容量。根据外媒报导,在4G网络时代,在每平方公里之内,允许连接的实时数据传输的设备,是每平方公里2000台。
实时传输的数据设备不包含在待机或者挂着QQ挂着微信的手机,它是指一直在进行在线视频,或者说在线打一局王者荣耀的手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4G时代的网络容纳能力是每平方公里最多接入2000台,但是在5G时代背景下,这种的实时数据传输设备就可以容纳到百万级别。
那么可想而知在物联网的时代,很多的底层设备,可能会每周7×24的进行一些数据的上传下载,这就为物联网应用搭建的一个舞台,所以才能真的把终端的用电的结果上传,所以说5G是泛在物联网的实现基础。
泛在物联网是一种资源集约化的使用和开发,同样也是一种智能化的转移,包括能源的智能化调度,从而实现宏观上整体性的一种集约。
目前的中国电网的发电模式也开始趋近于欧美。前些年一直是以燃煤发电作为发电主力,但是反观国外,依靠燃煤发电的比例大概只占到35%,另外的65%都是在用新能源发电。
中国目前也在向这个趋势发展,但中间还需要经过磨砺。当新能源逐渐的建成,光能、风能等也需要达到这种实时调配的能力。
在我国,很多的自然的可再生新能源大量的都集中在西部,但西部的用电的消耗能力需求又很少,所以就需要电网具备这么一种可以调度的能力。
未来我们的生活将会更智能,经济更集约,以举国之力发展5G对各个领域都有非常深远的带动作用。
三、哪个环节的“蛋糕”甜?
1、输电过程中的智能监测
据不完全统计,咱们国家一共有超过160万公里的输电线路,而且咱们的特高压技术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随着特高压规划在近几年的落地,输电线路和输变电站的监测和监控,乃至是远程的管理和运维,将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增长点。
2、配用电数字化改造
咱们国家有超过2000万家公用变压器、个人变压器的配电用户,这就配套着数十亿末端监控及通信设备需智能化改造。
最后,2022年对于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为了建设可靠的电力“神经脉络”,电力产业链的各关节都在展开一场新的革命。当然了,凡事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至于挑战,行业玩家仍面临网络安全性、技术标准统一性、关键技术薄弱性、内部玩家协同性等各个方面的挑战。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多聊了,想听的评论区留言,找个时间来个续集。
还是那句话,数字时代下,传统行业值得被重新做一遍,至于做好做坏,只有时间能检验。
来源:芯片揭秘,星空财富BJ